望海潮原文翻译:赏析词中“满眼风光北固楼”的深意
一、望海潮原文及翻译

《望海潮》是南宋词人张孝祥的代表作之一,词中描写了北固楼的雄伟壮丽以及作者的爱国情怀。以下为望海潮原文及翻译:
望海潮
(宋)张孝祥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天寒地冻,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翻译:
东南形胜之地,三吴地区的中心城市,钱塘自古以来就是繁华之地。烟柳笼罩的画桥,风帘翠幕的楼台,错落有致的十万户人家。云树环绕着堤岸和沙洲,怒涛翻滚着霜雪,天气寒冷,地冻冰封。江山如此美丽壮观,引得无数英雄竞相折腰。可惜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文采方面略逊一筹;唐太宗和宋太祖,在风度和才华方面也稍逊一筹。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知道弯弓射大雕。他们都已成为过去,数一数那些风流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
二、赏析“满眼风光北固楼”的深意
词中“满眼风光北固楼”是作者对北固楼雄伟壮观的景色所产生的感叹。北固楼位于江苏镇江,是古代重要的军事要塞,也是观赏长江风光的绝佳地点。词人站在北固楼上,放眼望去,看到的是雄伟壮丽的江山,以及波澜壮阔的江河,这让他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满眼风光”不仅指的是北固楼的景色,更包含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悟。 北固楼历经沧桑,见证了无数王朝的兴衰更替,也见证了无数英雄豪杰的功败垂成。作者站在楼上,不禁想起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们最终都成为了历史的过客。这让他感到一种强烈的历史虚无感,也让他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
三、望海潮的艺术成就
《望海潮》是张孝祥词作的代表作之一,它不仅描写了北固楼的雄伟壮丽,更展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词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
1. 语言精炼,意境深远: 词中语言简洁明快,没有过多的修饰,却能使读者感受到作者的豪迈气概和爱国情怀。
2. 虚实结合,对比强烈: 词中既描写了北固楼的现实景色,也回忆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虚实结合,对比强烈,使作品更有感染力。
3. 运用典故,增强气势: 词中引用了大量的典故,例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这些典故不仅增强了作品的历史厚度,也使作品的气势更加雄浑。
4. 结尾点题,振聋发聩: 词的结尾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收尾,点明了全词的主题,也表达了作者的豪迈自信,激励人们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
四、望海潮与历史
《望海潮》创作于南宋初期,当时的南宋政权刚刚建立,面临着金国的强大压力。词人张孝祥是一位爱国将领,他在词中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民族复兴的渴望。
北固楼作为古代重要的军事要塞,也是南宋抗金的重要据点。 词人站在楼上,看到的是壮丽的江山,也看到的是岌岌可危的南宋政权。他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为民族复兴做出贡献。
结语
《望海潮》是一首充满爱国情怀和历史厚重的词作,它不仅展现了北固楼的雄伟壮丽,更体现了词人张孝祥的爱国情怀和豪迈气概。词中“满眼风光北固楼”不仅指的是北固楼的景色,更包含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许。这首词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一份宝贵的历史资料,它记录了南宋初年的历史风貌,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