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成考专升本《语文》文学知识合辑

1.《诗经》是国内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是国内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诗经》主要依据音乐特征作为准则来分类,即风、雅、颂三类。”风”,是地方民间音乐曲调的意思。”国风”是15个区域的乐歌。”雅”,正也,即准则音,是王畿附近的乐曲名字。”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重点篇章:《采薇》

2.简述《诗经》的艺术收获。

(1)直抒胸臆的特点

《诗经》中无论是积极干涉时政的怨刺诗,抒写民间疾苦的役役诗,还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婚恋诗、农事诗,无不直面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不作无病呻吟。由于《诗经》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开创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办法,成为国内古时候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

(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赋、比、兴”,是后人研究《诗经》时概括出来的三种诗歌艺术表现办法,与”风、雅、颂”合称”六义”.”赋”,就是铺陈直叙,不需要比,兴,直截了当地铺叙、抒情、描绘,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有层次地讲出。”比”就是比喻,打比方。”兴” 就是依靠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通过联想以触发起诗人思想感情勃发的表现办法。

《诗经》赋、比、兴手法的运用,很大地丰富了国内诗歌的表现艺术,对形成中国诗歌兴寄遥远、含蓄蕴藉的特有风貌起着重大用途。

3.以屈原为代表作家的 “楚辞”,是继《诗经》之后中国诗歌史上另一座新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更高进步阶段的出现。这种由诗人创作、带有鲜明楚地文化色彩的新诗歌,将中国诗歌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4.《尚书》是国内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春秋》是国内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是继《尚书》之后以记事为主的一部史书。《国语》是国内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左传》是国内第一部记事完整的编年史,也是一部文学价值非常高的历史散文著作,标志着史家之文进步到一个崭新阶段。《战国策》是一部 “亦史亦文”的著作,其文学性相当高,在历史散文的进步上达到了新的高峰。

5.《左传》的思想倾向:民本思想,是其主要的思想倾向,反映了《左传》进步的历史观。《左传》不仅仅是对历史事件客观的罗列,而且还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

6.《战国策》的艺术收获:

刻画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注意表现其性格类型和内心世界,血肉前凸后翘,形神兼备。《战国策》打破 “编年”限制,以人物游说活动为中心,并以此统率记言、叙事,安排情节结构,描写人物,开了人物传记的先河。

叙事生动曲折,擅长夸张渲染,带有传奇色彩。转自环 球 网 校edu24ol.com

语言辩丽恣肆、放言无忌。

擅长运用比喻和寓言说理,语言通俗浅显。 “鹬蚌相争”、”多此一举”、”狐假虎威”、”南辕北辙”、”惊弓之鸟”、”百发百中”等寓言闪耀着迷人的文学光彩,表现出较强的艺术力量。

7. “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老子觉得”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道”派生万物的表现;道是万事万物存在与变化的一般法则和根本规律,它主宰所有。

8.《九章》是屈原所作的一组抒情诗的总称,包括《惜诵》、《涉江》、《哀郢》等9篇作品。

《九章》是某一时期片断的生活记录和心情的反映。具备鲜明的现实主义特点,其中的《哀郢》中记述了他流亡江南的路线,亦情亦景,忧思绵绵,既有忧国忧民的悲愤,又有委屈沉沦的凄怆。

9.《史记》的体例

《史记》是国内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全书由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组成,计130篇,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西汉武帝年代约3000年的历史。本纪,记载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绩,以事系年,是全书的纲领;世家,是先秦各诸侯国和汉代有功之臣与个别杰出的历史人物的传记。列传,是历史上有影响的不一样阶层、不一样种类的人物传记。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书,是有关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门史。

10.《史记》的艺术收获

《史记》是一部纪传体史书,又是一部文学性非常强的传记文学著作,具备非常高的文学价值。其文学收获主要表目前:

(1)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史记》是国内古时候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文学创作,通过写人来反映历史,所以全书记载了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刺客、游侠、倡优、商贾、医卜等海量小人物,构成丰富的人物画廊。这些人物既有各阶级、阶层的、年代的共性,又具备鲜明独特的个性,富有典型性,这些历史人物在司马迁笔下个个都栩栩如生、形象鲜明、呼之欲出。如张良的善谋,项羽的勇猛、刘邦的奸诈,韩信的多智,商鞅的刻薄,李斯的贪利、李广的善射等。这是由于司马迁恰当地运用了一些塑造人物形象的办法。

(2)谋篇布局,匠心独运

(3)强烈的抒情性

(4)语言雄浑、朴拙有气势感和韵律感

11.汉赋分为骚体赋、散体赋(汉大赋)、和抒情小赋三类。

抒情小赋,内容上侧重于抒发愤世嫉俗与表现个人放心求志,形式上篇幅短小,不需要问答体,通篇用韵文。代表作有张衡《归田赋》,表现的是对世事的厌倦和对恬淡生活的追求,如”超尘埃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感老氏之遗诫,将回驾乎蓬庐”、”苟纵心物外,安知菜辱之所如?”它一扫汉大赋那种铺采摛文、夸张堆砌的手法,用短小精悍的篇制和优美朴素的语言,集中抒写我们的怀抱。作者的苦闷、不满、追求和意趣贯穿全篇。《归田赋》在文学史上占有要紧的地位。它是现存东汉第一篇完整的抒情小赋。它的出现预示着汉大赋的年代马上过去,预示着抒情小赋将以独立的体式在赋坛上占有一席地位。

12.乐府原是古时候音乐机关的名字。最早设于秦朝。汉乐府原指汉代的音乐机关。据记载,汉武帝时的乐府开始采集民间歌辞和乐曲。六朝时,将乐府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称为乐府,于是”汉乐府”就由汉代音乐机关的名字而兼为一种诗体的名字了。

13.曹操是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是建安文学的倡导者和杰出代表。

曹操诗歌《蒿里行》反映汉末社会动乱和民生多艰。作品反映了初平之年关东州群起兵讨伐董卓,便令会师之后,他们各怀异心,观望不前,不久各路人马为争夺权势相互火并、自相残杀。军阀长期混战、导致百姓惨死、抛骨露尸于野的衰败景象。作品真实地反映了这个历史事实,并流露了诗人伤时悯乱的感情,苍凉激楚,形象鲜明。因此,后人称之为”诗史”、”汉末实录”.

14.曹植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诗品》称之为”建安之杰”,现存诗80多首,辞赋散文共40余篇。钟嵘评价曹植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精兼雅怨,体被文质”,是对其诗歌风格的概括。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和刘桢。

15.曹丕代表作是《燕歌行》。此诗历来为人称道,主要起因有二:一是它是国内现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对七言诗的形成有非常大贡献。二是在于它情致凄婉动人、语言浅显清丽、音节和谐流畅。

16.陶渊明的影响

思想人品方面:恬淡退隐,固穷守节,不屈事权贵,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人品峻洁,精神高尚,教育和影响了无数代作家。

诗歌创作方面:他是汉魏六朝最杰出的诗人,是田园诗派的开山之祖。对田园诗题材的开掘,情、景、理交融的美学旨归,自然纯真的风格,均有巨大的影响。

17.骈文又称骈俪文、骈偶文。以两两相对的句子构成的文章叫骈文。

18.庾信是六朝文学的集大成者。其诗真正融合了南北诗风,兼有刚健与柔媚之美。将咏史与抒情相结合,感情真挚。赋前有序,即《哀江南赋序》,是用四六骈文写的,它概括了全篇大意,并说明创作此赋的动机。庾信的赋,好似其诗,善用典故,而且一般都能灵活运用。语言精美,情文并茂,自然流丽,将骈文推向高峰,达到了六朝骈文的最高水平。

19.南朝乐府民歌的艺术特点:

(1)体裁短小,多是五言四句,和周、汉民歌不一样。

(2)以抒情为主,感情真率动人。

(3)多用比兴、象征、谐音双关等手法。

(4)语言自然晓畅,风格清爽婉丽。

20.标志着南朝民歌在艺术进步上的最高收获的是:《西洲曲》。

《西洲曲》开头写一位少女回忆梅花初落时与情人在西洲约会,于是折梅一枝遥寄江北的爱人。以下便写那少女从春到秋、从早到晚的无尽相思。情调缠绵悱恻,充满了隐约朦胧之美,颇有艺术感染力。并且巧妙运用谐音双关的修辞办法,如本篇多次写到莲。”莲”和”怜”谐音,”莲子”即”怜子”,暗示爱怜的人。”低头弄莲子”,即暗指抚摸所爱的人。又以莲子的青如水比喻对爱人的感情纯洁如水。”置莲怀袖中”即表示对所爱的人珍惜,以”莲心彻底红”喻爱情的成熟和热烈。运用双关语,使全诗的情调更看上去优美迷人。全诗以五言四句为一段,用顶真格的修辞把上下段连接起来,如”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外出采红莲,采莲南塘秋”,”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全诗迂回曲折而又首尾一贯。

21.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体大思精的文学批评巨著,对于文学理论的主要贡献有以下四个方面:(1)把文学的进步同社会生活的变迁联系起来,初步认识到文学的进步受年代的制约,文学本身也有继承关系。(2)比较全方位地说明了文学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3)概括了很多宝贵的文学创作经验。(4)讲解了进行文学批评的态度、办法和准则。在《知音》篇中提出”六观”,既包括了作品的思想内容,也包括了作品的艺术形式。

22.唐代文学兴盛是什么原因

(1)政治开明。唐代政治较为开明,尤其是前期的唐太宗,武则天,玄宗前期,出现了前所未有些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政治空前开明的繁盛政治气象。士族的衰落与中小地主的兴起;科举制的兴起;唐代文禁较为宽松,文人思想解放。

(2)经济兴盛。1.均田制和两税法的实行适应了历史的进步;势力范围的广大和对外买卖的频繁;城市的空前兴盛,标志着当时经济的进步水平;贞观、开元、天宝盛世促进了盛唐气象的形成。

23.唐诗的兴盛与进步轨迹

起因:经济的兴盛是诗歌进步的温床、民族的大融合和国际交流的增加、统治者兼容并包的治国方针、科举取士规范、诗歌本身的进步已臻健全。

(1)初唐:初唐是唐诗兴盛到来的筹备阶段。”初唐四杰”、陈子昂

(2)盛唐:山水田园游人王维和孟浩然(王孟)。边塞诗人高适、岑参(高岑)。

双子星座李白杜甫。李白是盛唐气象哺育出的伟大诗人,他的诗,也成为了盛世兴盛时期的典型代表。而杜甫则是社会动荡阶段再现苦难世道的思想代表。

(3)中唐:韩孟诗派:韩愈、孟郊、李贺等人。元白诗派:白居易、元稹、张籍等。形成了唐诗创作的第二个高潮。

(4)晚唐”小李杜”崛起诗坛。杜牧、李商隐

24.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被叫做”吴中四士”.他的诗仅存两首,然而就是一首《春江花月夜》让他在文学史上占了一席之地。《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艺术特征:

1.题材发展、意境革新

作诗贵在革新。《春江花月夜》描写的春、江、花、月、夜的景色与游子思妇的题材,历代司空见惯。然而,张若虚却互这些传统题材注入了新包含的意义,它将诗情、画意、哲理融为一体,凭着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赞美自然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并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将他们的思念与生活哲理的追求、对宇宙的询问等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了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这对唐诗意境发展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2.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的突出意象,它象一条纽带,贯穿全诗,情意也伴随月亮的升落而起伏曲折。月在诗中经历了一夜的过程,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全过程。而在月光之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花林、流霜、白云、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鸿雁、鱼龙,不眠的思妇和漂泊的游子,交相辉映,展示出了一幅充满生活情趣与生活哲理的画卷,形成了完整统一的诗歌意境。

3.韵律步伐美。全诗共36句,每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并伴随韵脚的转换变化,交错运用平仄,一唱三叹,前后呼应,既回环反复,又层出不穷,音乐步伐感强烈而优美。伴随音律步伐的变化,诗中的情感也在跌荡起伏。

这确实是一篇横绝千古的诗篇,故而有人盛赞张若虚是,”孤篇横绝,竟成大伙。”

25.王维与盛唐山水田园诗

王维不光是一个文学、书画、音乐的通才,还是一个诗歌创作的奇才,他各体皆工,尤工五律和五七言绝句,号为”诗佛”.王维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山水田园诗奠定了王维在唐诗史上大师地位。

26.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

在盛唐诗人中,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很鲜明;甚至,在整个中国诗歌史上他的诗歌的艺术特点也是绝无仅有些。他上承屈原,将中国诗歌的浪漫精神推向了顶峰。

李白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目前两个方面:

1.人格力量和个性魔力的影响。李白的自信自负、傲视富贵的个性自由精神,是在传统****政体下,儒家思想熏陶出来的常识分子仰慕不已,借以慰藉的一方心灵土壤。

2.飘逸的习俗的影响。他诗歌飘逸风格、奇特想象和清水出芙蓉的自然美,后代诗人仰慕不已,苏轼、陆游等大伙,都受其影响。

27.李白和杜甫同是唐代两位最杰出的诗人,后人将二人喻为中国诗坛的双子星座。因为个性和社会经历等起因,李白诗中较为突源于我,张扬个性;其诗风是飘逸不群;而杜甫则愈加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政治,关注由社会政治而来的社会苦难;其诗风是沉郁顿挫。

杜甫现存诗歌1400余首,这些诗的内容博大精深,大家可以用四个字”民胞物与”来概括。民胞指所有些人都是我的同胞,物与指的是所有有生命或无生命的物体都是我的朋友。

28.杜甫的诗歌反映现实的深广度是空前的。因此,其诗被后人称为诗史。诗史的涵义有两个方面:

(1)有史的认识价值。常让人提到的要紧历史事件,在杜甫诗中均有反映。如两京收复,杜甫有《收京三首》、《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九节度兵败邺城,为补充兵力而沿途征兵,杜甫写了《三吏》、《三别》。杜甫之诗,就象是一部安史之乱的历史。而且杜甫有些诗所反映的史实,未见于史料记载,还可以补史之缺遗。如杜甫《三绝句》里提及的渝州、开州杀刺史一事,未见史料记载。

而且,杜甫之诗也是他自己的一部历史。大家通过杜甫之诗,好了解到杜甫一生的行踪历程。

(2)形象的历史生活画面。只提供史的事实,这是史书所做的事情。杜甫的诗不只提供了史的事实,而且为大家描述了更为广阔,更为具体生动的历史生活画面。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ubanyouke.com/25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