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这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将寒冷冬日里,围炉温酒的惬意场景描绘得淋漓尽致,也让无数人心生向往,想要品尝一口诗中这带着鲜明色彩的“绿蚁酒”。
然而,翻阅史料,我们却难以找到关于“绿蚁酒”的确切记载,它更像是一种存在于文学作品中的美酒。那么,诗人们笔下的“绿蚁”究竟是什么?为何能成为唐朝的“网红”饮品,在诗词中占据一席之地呢?

一种说法认为,“绿蚁”指的是酒面上漂浮的绿色酒 yeast。酿酒过程中, yeast 会进行发酵,产生二氧化碳气泡,这些气泡聚集在酒面上,远看如同绿色的小蚂蚁,因此得名“绿蚁”。唐代的酿酒技术尚未成熟,酒精度数低,且未经过滤,因此更容易出现这种现象。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绿蚁”是指一种加入了绿色植物的酒。唐代人喜欢在酒中加入各种香草、花卉,例如佩兰、茱萸等,这些植物可能会使酒体呈现出绿色。
无论是哪种说法,“绿蚁酒”都承载着唐朝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他们眼中,“绿蚁”并非简单的酒 yeast 或植物,而是美酒的象征,代表着温暖、快乐和团聚。
除了“绿蚁酒”本身,与之相关的诗句也充满了意境和韵味。白居易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将冬日的寒冷、炉火的温暖、美酒的香醇以及朋友间的思念之情融为一体,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绿蚁酒”或许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诗意情怀却穿越千年,依然能够触动我们的心灵。如今,我们品尝着各种美酒,或许可以尝试闭上眼睛,想象自己身处唐朝,与诗人一起,围炉浅酌,感受那份来自千年前的温暖和浪漫。
拓展:
除了“绿蚁酒”,唐诗中还出现了许多与酒相关的意象,例如“葡萄美酒夜光杯”、“兰陵美酒郁金香”等等。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语言,也展现了唐朝丰富多彩的酒文化。从宫廷宴饮到民间酒肆,酒渗透到唐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