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脍炙人口的《石灰吟》,是明代民族英雄于谦的代表作,也是一首咏物言志的七言绝句。诗人以石灰自喻,通过对石灰形成过程的描述,表达了其坚贞不屈、正直无私的高尚情操和为国捐躯、流芳百世的坚定信念。
诗歌开篇“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便展现出石灰不畏艰险、坚韧不拔的品格。石灰石从深山中被开采出来,要经历千锤万凿的痛苦,才能变成可以使用的材料。而烈火焚烧,对于石灰石来说,更是家常便饭,它却依然能够保持淡定从容。这两句诗用拟人的手法,将石灰石赋予了人的意志和精神,使人感受到一种顽强不屈的力量。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则将诗歌的情感推向高潮,也点明了全诗的主题。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即使被烧成石灰粉,我也在所不辞,因为我要将自己纯洁无暇的品质留给后人。石灰,即使粉身碎骨,也要保持自己的洁白,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情操!而诗人于谦,也正是用这种精神,谱写了自己壮丽的人生。
于谦生活在明朝中叶,当时国家内忧外患,政治腐败,正值土木堡之变后,瓦剌军队兵临城下,国家危在旦夕。面对强敌和怯懦的朝臣,于谦临危受命,力排众议,坚决抵抗,最终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保卫了国家和人民的安全。
《石灰吟》这首诗,不仅是于谦对自己人生的写照,更是对后世的一种激励。它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逆境,都要像石灰一样,保持坚贞不屈的意志和高尚的品格,为国家、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即使粉身碎骨,也要留下清白于人间!
延伸:
《石灰吟》作为一首咏物言志的诗歌,其艺术成就也十分突出。诗歌语言简洁明快,通俗易懂,却又意蕴深远。诗人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石灰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使人读来感同身受。同时,诗歌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石灰的坚贞不屈与当时社会上的一些丑恶现象进行对比,更加突出了诗歌的主题。
总而言之,《石灰吟》这首诗,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成就上来说,都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