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尽枕河”是唐代诗人杜牧所作的《泊秦淮》中的一句名句,它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繁华的秦淮河畔,家家户户临河而居的景象。这句诗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和艺术手法,值得我们仔细品味和解读。
首先,这句诗展现了当时繁盛的经济景象。秦淮河是南朝时期繁华的商业中心,这里聚集了大量的商人、手工业者和游乐场所,经济发展十分繁荣。诗句中的“人家尽枕河”不仅描绘了河畔密密麻麻的房屋,更暗示了当时商业活动频繁、人流如潮的景象,体现了秦淮河作为经济中心的繁荣景象。

其次,这句诗也蕴含着诗人对世俗繁华的感慨。杜牧在诗中没有直抒胸臆,而是借景抒情,以“人家尽枕河”的景象来衬托自己的内心感受。诗句中“枕河”二字,暗示了人们在安逸舒适的生活中,沉醉于眼前的繁华,却忽略了人生的真谛和社会的弊病。这与杜牧在诗中所表达的忧国忧民之情相呼应,也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清醒认识。
此外,这句诗还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诗句中“人家尽枕河”看似简单,却运用了一个“枕”字,巧妙地将房屋与河水联系起来,将静态的景物描写得生动活泼。同时,这句诗还运用了白描的手法,没有过多的修饰和渲染,却能让人感受到诗歌的意境深远,余味无穷。
除了“人家尽枕河”这一句诗之外,杜牧的《泊秦淮》还包含了其他令人印象深刻的诗句,例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也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中所描写的“商女”和“后庭花”分别象征着社会的腐败和人们的沉迷享乐,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杜牧的《泊秦淮》是一首充满寓意和哲理的诗歌,它不仅描绘了秦淮河的繁华景象,更蕴含着诗人对人生和社会深刻的思考。诗歌中的“人家尽枕河”更是成为千古名句,它以简洁的语言,深刻的内涵,打动了无数读者,也成为后人解读诗歌的经典范例。
拓展段落 :
除了《泊秦淮》之外,杜牧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例如《赤壁》、《山行》、《江南春》等,这些作品都体现了杜牧的才华和思想深度。杜牧的诗歌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涵盖了政治、爱情、山水、田园等多个方面,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他被誉为“小李杜”之一,与李商隐并称,共同开创了晚唐诗歌的崭新局面。杜牧的诗歌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具有一定的思想价值,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唐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考人生和社会的启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