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这句耳熟能详的句子出自《孟子》的《告子下》,是孟子阐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经典论述,被后人称为“劝学”。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思想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主张“性善论”,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对后世影响深远。

《劝学》作为孟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阐述了个人成长的必要性,强调“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前提是经受磨练和考验。孟子认为,只有经历过“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磨练,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劝学》一词在现代汉语中也用来指代劝人学习、进取的意思。这正是因为孟子思想中蕴含着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着后人不断进取,追求卓越。
除了《劝学》之外,孟子还有许多经典名句,例如:“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等等。这些思想都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和社会发展,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建设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除了探讨孟子思想的深刻内涵,我们还可以从《劝学》中汲取一些人生启迪。 “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 这些看似残酷的考验,实际上是人生成长的必经之路。只有经历过风雨,才能见彩虹,只有经受过磨练,才能成就非凡。
因此,《劝学》不仅是一句名言,更是一段人生箴言,激励着我们不断进取,追求卓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