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看成岭侧成峰:带你走近《题西林壁》的创作者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以简洁的语言,深刻的哲理,道出了观察事物角度的重要性,也成为了千古传诵的佳句。而这首诗的作者,便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才华横溢,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方面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题西林壁的作者

苏轼的一生,既有仕途的辉煌,也有贬谪的坎坷。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旷达的心境,用诗文记录着自己的心路历程,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题西林壁》便是他在被贬黄州期间所作。

这首诗作于公元1084年,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今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这是一个闲散无实的官职。在黄州期间,苏轼寄情山水,游览了当地的许多名胜古迹,西林寺便是其中之一。

西林寺位于庐山香炉峰西南,寺庙依山而建,景色秀丽。苏轼登上西林壁,放眼远眺,只见眼前的庐山雄伟壮观,峰峦叠嶂,姿态万千。他被眼前的景色所震撼,灵感油然而生,挥笔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佳作。

《题西林壁》这首诗,表面上是描写庐山的景色,实际上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它告诉我们,看待事物要全面客观,不能被眼前的表象所迷惑。正如我们身处庐山中,反而看不清它的全貌,只有跳出自身局限,才能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

苏轼的这首诗,不仅是对我们观察事物方法的启迪,更是一种人生态度的体现。面对人生的起伏,我们要学会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既要看到事物积极的一面,也要看到事物消极的一面,才能在困境中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最终战胜困难,走向成功。

拓展:

除了《题西林壁》,苏轼在黄州期间还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文章,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佳作,如《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苏轼在逆境中的心路历程,也展现了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使得黄州成为了后世文人墨客追寻苏轼足迹的文化胜地。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24-07-0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lubanyouke.com/64331.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