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出师表”原文及翻译:忠义千古传颂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表达了其忠君报国的决心,并提出了北伐的策略和计划。这篇奏章文辞优美,情感真挚,成为千古传诵的经典作品,也体现了诸葛亮高尚的政治思想和军事才能。

一、原文

出师表原文及翻译

《出师表》原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志,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之遇也。

二、翻译

《出师表》翻译:

先帝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事业还没有完成,却中途去世。如今天下分为三国,益州地区经济凋敝,百姓困苦,这确实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危急时刻。但是,那些侍奉君王的臣子在朝堂上不懈努力,那些忠诚的爱国志士在外拼死效力,都是为了追随先帝的遗志,担心托付给您的重任不能完成,从而损害先帝的英明,所以我在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荒凉之地。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军队也已经整顿完毕,应该鼓舞士气,率领三军,向北平定中原,竭尽我微薄的才智,消灭奸臣,恢复汉朝,回到故都长安。这是我报答先帝恩遇的方式。

三、诸葛亮北伐的意义

诸葛亮一生致力于北伐,虽然最终未能成功,但其精神却鼓舞了后人。他的北伐,不仅是军事上的行动,更是一种政治上的宣言,是对曹操势力和东吴势力的挑战,也是对汉室复兴的渴望。诸葛亮的北伐,体现了蜀汉政权的政治理念和战略目标,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四、后世影响

“出师表”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其影响深远。它被后世广为传颂,成为忠君爱国的代表作品。后人从“出师表”中汲取了爱国主义精神和忠诚的品质,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

“出师表”不仅仅是一篇政治文献,更是一部饱含着忠义和家国情怀的文学作品,它将诸葛亮的爱国情怀和政治思想传递给了后世,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国家和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24-07-2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lubanyouke.com/66242.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