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机工程专业

说起轮机工程,脑子里最先跳出来的,不是什么高大上的理论曲线,也不是光鲜亮丽的发布会现场,而是扑面而来的一股子热浪,夹杂着浓重的柴油味、润滑油的铁锈味,还有那种穿透耳膜的轰鸣——那是主机在愤怒地低吼,又或者说是它在不知疲倦地跳动,那是机舱特有的“交响乐”。嗯,轮机,听起来就挺“硬”的,不像那些坐办公室敲键盘的专业,它带着股子海风的咸涩,和钢铁的冰冷。

当年是怎么一脚踏进这个门槛的呢?现在回想起来,可能真有点儿阴差阳错。填志愿的时候,对“远洋”啊、“船舶”啊,总有点儿说不清道不明的向往,觉得是不是能去看看世界啥的。至于轮机工程?那时候脑子里大概只有“开船的”这个模糊概念,没成想,根本不是开船,而是给船提供动力的,是船舶的“心脏医生”。

轮机工程专业

学校里那些年,怎么说呢,有点儿分裂。一边是枯燥的理论课,热力学流体力学材料力学电工电子技术……一堆公式、图纸、概念,啃起来费劲,感觉离真正的大海和机器远着呢。另一边呢,到了轮机动力装置船舶辅机轮机自动化这些专业课,感觉才算有点儿沾边。尤其是去实习工厂,第一次亲手摸到那些冰冷的钢板、巨大的螺丝,第一次看到柴油机的剖面,那些书本上的文字,好像突然有了生命。实习老师傅的手,那叫一个巧,带着厚厚的油泥,指点我们怎么拆、怎么装,怎么听机器的声音辨别毛病。那时候就觉得,这才是真的技术,手上活儿!理论嘛,当然重要,是底子,但经验这东西,得一点点攒,跟师傅学,跟机器学,更得跟大海学。

真正的人生大课,还是从踏上实习船,第一次走进机舱开始的。哇!那个震撼!不是电影里那种整洁明亮的现代化船,实习船嘛,老旧点儿,但也更真实。一跨进舱门,热浪直接糊脸上,汗珠瞬间就下来了。噪音,那真是震得脑子发麻,得戴着防噪耳机。地面、扶手、机器表面,到处都带着油污,空气里弥漫着浓烈的气味。那个时候,我才真正理解什么是“汗水与油污共舞”。主机,那家伙真是庞然大物,活塞杆上下运动,感觉整条船都在跟着它微微颤抖。旁边大大小小的辅机,发电机、分油机、泵浦、锅炉……各种设备都在嗡嗡作响,各自忙活。

值班!这是轮机员最基本的日常。四小时一班,不分昼夜。凌晨两点到六点,或者半夜十二点到四点,都是常态。黑灯瞎火的,带着手电筒在巨大的机器丛林里穿梭巡检,耳朵竖着,听各种声音是不是正常;鼻子闻着,有没有异常的气味;眼睛盯着,看各种仪表读数,压力、温度、转速、液位……一点儿都马虎不得。有时候在狭小的空间里猫着腰看设备,有时候得爬上爬下。海况不好的时候,船晃得厉害,站都站不稳,还得拧螺丝、记数据。那种感觉,孤独、辛苦,但又带着一种守护的责任感。你知道,全船人的安全,货物的安全,甚至船的“命脉”,都系在你手里,系在这些机器的正常运转上。

检修!这是轮机员另一项硬核技能。设备出毛病了,得能找得出原因,修得了。小到换个垫片、紧个螺栓,大到拆开缸头、更换活塞环,甚至处理管路泄漏、电气故障。有时候故障原因藏得深,得凭着经验一点点排查。一身油污是家常便饭,夏天高温天,机舱温度能到五六十度,汗水顺着额头、脸颊流下来,流进眼睛里,涩得睁不开。衣服湿透了又干,干了又湿,身上总带着一股洗不掉的柴油味。手上全是茧子,指甲缝里也黑黑的。但当折腾了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终于把机器修好,重新启动,听到它发出正常的运转声时,那种成就感,真是没法形容,感觉自己就像个魔术师,让“死”去的钢铁巨人重新活了过来。

海上生活?听起来很浪漫吧?其实,远洋船上的生活,更多的是单调和重复。除了工作,就是吃饭、睡觉、偶尔看看书、健健身、和同事聊聊天。风景?看多了也就是海天一线。靠港?跑远洋,在港时间通常很短,可能也就一两天,忙着卸货装货,加油补给,有时候连下地的时间都没有,或者去了也只是匆匆忙忙买点儿补给品。长时间在海上,远离家人朋友,那种孤独感,挺考验人的。大家挤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抬头不见低头见,同事之间的关系就显得特别重要。一个和谐的轮机部,能让艰苦的工作变得更容易忍受。大家搭把手,互相理解,一起面对各种突发状况,那种战友之间的情谊,很珍贵。

这个专业,不仅仅是修修补补,它包含了太多东西。它是技术活儿,得懂机械原理、电气系统、控制理论,还得会看图纸、写报告。它是体力活儿,得能搬得动扳手,下得了腰,钻得了底舱。它是脑力活儿,得能分析故障,制定维修方案,还得考虑安全环保这些越来越重要的因素。现在的船,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很多操作可以在集控室完成,但机器毕竟是机器,它会老化,会出故障,关键时刻,还是得靠我们这些“人”去判断、去处理。而且,随着绿色航运的兴起,新能源船舶、低硫燃料、压载水处理……这些新东西层出不穷,轮机员也得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储备,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轮机自动化船舶动力系统的复杂性,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在我已经不在船上了,转到了岸基,但有时候走在路上,闻到一点点柴油味,或者听到远处传来机器的轰鸣,脑子里总会不自觉地闪回那些在机舱里的日子。高温、噪音、疲惫,当然有,也抱怨过,也想过放弃。但更多的是那些修理成功后的喜悦,是跟同事一起啃硬骨头的并肩作战,是深夜里看着各种仪表正常运转时的安心,是见证一艘巨轮乘风破浪时的自豪。轮机工程专业,它不仅仅给了我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它塑造了我,让我更皮实、更细心、更有责任感。它让我知道,那些看不见的角落里,那些默默运转的机器背后,是多少人的汗水和智慧在支撑。

所以,如果你问我轮机工程是什么?它不是实验室里那些光鲜的成果展示,也不是写字楼里那些宏大的行业报告。它是滚烫的钢铁,是冰冷的汗水,是永不停歇的轰鸣,是漆黑夜晚的海上灯火,更是无数轮机人在船的“心脏”里,用双手和智慧,守护着每一次远航的承诺。它很苦,但也很酷。

廿四味
  • 本文由 廿四味 发表于 2025-05-1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lubanyouke.com/77629.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