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作什么意思?生活意义何在?行动的目的与困惑,一个人反反复复的追问。

嘿,你好啊。如果你点进来看这篇文章,大概率是看到了那个标题——“作什么意思”。老实说,一开始让我写这个题目,我脑子里就蹦出各种画面。不是那种高大上的哲学思辨,而是真真切切的,日常生活中,你会脱口而出的那句——“你这作什么意思啊?”

这话,什么时候说?

作什么意思

多半是你懵了,或者有点生气,或者觉得眼前这人这事儿,完全不按常理出牌。可能是看到有人做了一件你完全无法理解的事儿,比如大夏天穿着羽绒服街上溜达,比如对着个空地念念有词,再比如,你辛辛苦苦熬夜赶出来的方案,领导瞟一眼,云淡风轻地说,“这个方向,作什么意思啊?”

你看,这短短几个字,背后情绪可复杂了。困惑、不解、maybe还有点儿指责。它像个小钩子,一下子把你从习以为常的轨道上拽出来,让你不得不停下来问:Why?图什么?目的是啥?

对我来说,“作什么意思”这个问题,早就不是只针对别人了。更多时候,我问的是我自己。

早上六点挣扎着起床,作什么意思?为了那份不怎么喜欢的工作?为了碎银几两?为了不被时代抛弃的幻觉?你窝在温暖的被窝里,外面天还没亮透,那个声音就在脑子里嗡嗡响:“起来干嘛?作什么意思啊?”然后你还是起来了。这第一个“作”,就充满了被迫和迷茫。

到了公司,看着大家一个个顶着黑眼圈,开着冗长又空洞的会,PPT翻了一页又一页,讲来讲去都是那些车轱辘话。会开完了,问题还是那个问题,甚至更多了。这时候你心里想的是什么?“开这会作什么意思啊?”明明能一句话说清楚的事儿,非得折腾两小时。每个人脸上都写着“我很忙,我很重要”,可忙的到底是什么?重要的又是什么?真把人搞糊涂了。

你看,很多时候,我们日复一日地重复,被推着往前走,忙得像个陀螺。可一旦某个瞬间停下来,或者撞到一面无形的墙,那个灵魂拷问就来了:我这么忙,这么累,到底作什么意思啊?

别说什么诗和远方,也别说什么狗屁理想。柴米油盐,绩效考核,房贷车贷,孩子补习班。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压在你肩膀上的东西。你得“作”,你得行动,你得赚钱,你得维持。但维持是为了什么?赚钱又是为了什么?为了更好的生活?什么是更好的生活?好像永远没有终点,只有下一个更高的目标,或者说,下一个你得继续“作”下去的理由。

前段时间看个段子,说现在社会很“卷”。大家都在拼命,你加班到九点,我得加到十点;你考这个证,我得考两个。每个人都卯着劲儿往前冲,生怕慢一步就被淘汰。但冲到最后,冲上了岸,真的就赢了吗?冲累了,喘口气,问自己:“大家这么拼,这么卷,作什么意思啊?”是为了证明自己比别人强?还是为了那点可怜的安全感?

说白了,这股子“卷”劲儿,有时候就是一种群体无意识的“作”。为了做而做,为了赢过隔壁老王而做,为了不掉队而做。目的早就模糊了,或者说,目的本身就是一种不断被拔高的标准,让你永远无法真正停下来,享受片刻宁静。

但我发现,这问题“作什么意思”,它不仅仅指向那些宏大的、被动的、或者有点荒诞的“作”。有时候,它也指向那些微小的、个人的、甚至有点任性的“作”。

比如,你明明累得要死,回家却非得花两个小时折腾一顿晚饭,从买菜到洗切到烹饪,费时费力,最后可能还没外卖好吃。图个啥?作什么意思啊?也许就是图那个过程,图那个亲手创造的满足感,图那个不被糊弄的生活态度。这是一种“作”,但和被迫的“作”不一样。它里面有主动权,有心甘情愿

再比如,有人喜欢大半夜不睡觉,跑去街上拍夜景;有人攒钱买个很贵的相机,却只是偶尔拿出来把玩;有人花几年时间学门小语种,但压根儿没打算出国用。外人看来,“这都是作什么意思啊?不实用啊!浪费时间啊!”

但这正是我想说的另一层意思:“作什么意思”里的那个“意思”,是高度私人的。

对你来说毫无意义的“作”,对我来说可能就是全部。那些不为别人,不为功利,不为生存压力的“作”,往往才藏着一个人真正的心声。

它可能是对美的追求,是对好奇心的满足,是对某个被忽略角落的温柔。就像我有个朋友,喜欢收集老旧的火柴盒,花时间去古玩市场淘,回家小心翼翼地擦拭、整理。你问他,“这作什么意思啊?又不能吃又不能穿。”他只会笑笑,说:“没意思啊,就是喜欢。

你看,“喜欢”本身,就是一种“意思”。作的意义,有时候就在“作”这个行为本身里,而不是在它带来的结果里。

所以,当我再问自己,“我这样作,到底作什么意思啊?”的时候,我开始尝试换个角度。不是去外面找标准答案,而是往里看。

这个“作”,让我感觉如何?

如果只是焦虑、空虚、疲惫,那 maybe 这个“作”的方式或者方向需要调整了。如果这个“作”,让我感到一丝平静,哪怕一点点乐趣,或者只是单纯地消耗掉了过剩的精力,让我没时间去想那些有的没的烦心事儿,那它可能就有它自己的“意思”。

有时候,“作什么意思”的答案,不是一个明确的目标或价值,而是一种状态

比如,我前阵子心情特别糟糕,什么都不想做。后来强迫自己出门去公园走了走,虽然很短,但走的时候,感受阳光照在脸上的温度,听鸟叫声,看小孩子在草地上打滚。那一刻,没想任何宏大意义,就只是“在走路”,“在感受”。这个“作”,没有“意思”吗?它让我短暂地从低沉里抽离出来,让我记得,哦,原来生活里还有这些简单的东西。这就是它的“意思”。

所以,那个困扰着我们的问题——“作什么意思”,也许不是在问“你的行动有什么终极意义”,而是在提醒你:停下来,去感受你此刻正在“作”的事情,它给你带来了什么?

是被动的消耗,还是主动的创造?是随大流的盲从,还是遵从内心的声音?是让你更焦虑,还是让你更平静?

重点信息来了:* “作什么意思”这问题,常常在我们困惑、不解、甚至有点儿指责的时候冒出来。* 它既指向那些被动的、宏大的、让你感到迷茫的“作”(比如重复的劳动、无意义的“卷”),也指向那些微小的、个人的、你心甘情愿的“作”(比如爱好、小坚持)。* 很多时候,我们被环境推着“作”,却忘了问自己:这么作,到底图个啥?* “卷”到最后,可能会发现所谓的“意思”很空洞,因为它不是你的。* 个人的、非功利的“作”,往往藏着更真实的“意思”,比如“喜欢”本身就是一种“意思”。* 与其向外寻找标准答案,不如向内感受:这个“作”,让你感觉如何?感受本身,可能就是最大的“意思”。* “作什么意思”的答案,不一定是宏大的目标,更可能是某种状态,一种体验。

说到底,人生这回事儿,不就是由无数个大大小小的“作”组成的吗?吃喝拉撒睡是作,工作学习是作,恋爱结婚生子是作,追求梦想是作,虚度光阴也是作。

那个问题的意义,也许不在于找到一个普适的、高大上的“意思”来回答所有的“作”,而在于它促使你思考,促使你审视,促使你区分——哪些“作”是消耗你的,哪些“作”是滋养你的?哪些“作”是外界强加的,哪些“作”是你真正想要的?

这种区分本身,就是一种清醒,一种自主。

当你再问“作什么意思啊?”的时候,试试看,把这个问题抛回给自己,或者抛给那个情境本身。别急着找标准答案,就允许自己困惑一会儿,感受一会儿。

也许,人生的“意思”,就在这反反复复的追问里,在每一次“作”与“不作”的选择里,在那些说不清道不明但让你感到平静或愉悦的瞬间里。

嗯,就这样吧。关于“作什么意思”,我的碎碎念。你也问问自己,你今天,作什么意思呢?

清补凉
  • 本文由 清补凉 发表于 2025-07-0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lubanyouke.com/7832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