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补习值得吗?一个复读生的血泪回忆录,揭秘补习班的真实内幕

我跟你说,直到今天,我做梦偶尔还会回到那个地方。

那个地方,我们管它叫“18层炼狱底下那层”,官方名字,当然是某某知名高考补习学校。

高考补习

那股味儿,我这辈子都忘不了。真的。就是那种……几百号青春期荷尔蒙过剩的身体,挤在一个通风约等于无的巨大教室里,混合着汗味、泡面味、外卖油腻味,还有最最核心的,堆积如山的试卷和参考书散发出的、那种绝望的油墨香气。

那味道,吸进肺里,感觉整个灵魂都给腌入味了。

一年前,我高考砸了。不是砸得稀巴烂那种,就是……很尴尬的分数。上个不好不坏的二本吧,心有不甘;冲一把好点的一本吧,差着那么一口气。我爸,一个典型的中国式父亲,抽了半包烟,烟灰缸堆得像个小坟包,最后拍板:“再来一年,去补习!”

我没反抗。那时候的我,像个斗败的公鸡,哪还有力气叫唤。

就这样,我被“流放”到了那座传说中的提分工厂。


第一印象?震撼,然后是窒息。

你想象过一个教室能塞下三百人吗?我以前也没。那不是教室,那是个会堂。黑板,有三块,能从最左边推到最右边。老师上课得用麦克风,声音通过劣质的音响传出来,带着电流的“滋滋”声,像在给你做什么战前动员。

这里的每个人,脸上都写着故事。有像我这样,一步之遥,心有不甘的;有基础薄弱,想创造奇迹的;还有些……眼神里是空的,估计是被父母硬塞进来的。我们互不认识,但我们又是最亲密的“战友”。因为我们的敌人,是同一个——那份该死的高考卷子。

我们的“武器”,是无穷无尽的卷子。

开学第一天,发的书和卷子,摞起来比我腰还高。我当时就一个想法:开玩笑的吧?这不是一年要做的,这是一辈子要做的吧?

事实证明,我天真了。那些,只是“开胃菜”。


这里的“神”与“机器”

高考补习班,最爱吹的就是“名师”。我们那儿也一样,每个老师都被包装成了神。

  • 数学老王 ,一个地中海发型的中年男人,语速快得像加特林机枪。他的口头禅是:“这道题,秒了!为什么?因为你没听我的‘老王独家秒杀大法’!”他总能把复杂的解析几何,用一种近乎玄学的方式给你解构,然后抛出几个你闻所未闻的“二级结论”。你听得云里雾里,但看着他在黑板上龙飞凤舞,就觉得……哇,好厉害,跟着他,我能行!

  • 英语Mary ,一个打扮精致的女人,永远踩着高跟鞋。她教的不是英语,是“猜题”。她会发给你一沓厚厚的“高频词组搭配”,让你死记硬背。她说:“别问为什么,问就是大数据!考纲里这些词出现了多少次,我这儿都有统计!背就完了!”

这些“神”,确实有两把刷子。他们把高考研究得像自己的掌纹一样清晰。

但我们,在他们眼里,更像是“机器”。

一台台等待优化程序、提升性能的做题机器。

每天的生活,被一张时间表切割得支离破碎:

  • 早上6:00 :起床铃,魔音灌耳。
  • 6:20 - 7:00 :晨读。整个校园,几千人,像几千只蜜蜂在嗡嗡嗡,背着英语单词、古诗文。那场面,说实话,有点壮观,也有点诡异。
  • 7:30 - 12:00 :上午四节课,连着上,中间休息十分钟,只够你去一趟厕所。
  • 12:00 - 13:00 :午饭加午休。大部分人选择扒拉两口饭,然后趴在堆满书的桌子上眯一会儿。
  • 13:00 - 17:30 :下午又是四节课,加一节自习。
  • 18:30 - 22:30 :晚自习。雷打不动。老师会在讲台上坐着,或者在下面巡视,那眼神,像探照灯,扫得你不敢有一丝懈怠。

一周,只放半天假。那半天,大部分人会选择去学校的澡堂洗个澡,然后回宿舍,倒头就睡。什么娱乐?不存在的。手机?上交,统一保管。爱情?别开玩笑了,多看一眼异性都感觉是在浪费宝贵的做题时间。

我记得有个哥们儿,压力太大,半夜在宿舍走廊里,一边哭一边用头撞墙,嘴里念叨着:“我不想刷题了……我真的不想刷题了……”

第二天,他被家长接走了。

从那以后,我们班里再也没人提过他的名字。他就像一颗被流水线淘汰的零件,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那一年,我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

说实话,在那样的环境里,人是会麻木的。

我感觉自己不像个活生生的人,更像一个程序。输入知识点,输出答案。喜怒哀乐,被简化成了试卷上的红色分数。考好了,能短暂地高兴半天;考砸了,就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觉得天都塌了。

我失去了对知识本身的兴趣。语文,不再是美的感受,而是“这个手法在答题模板里是哪一句?”;数学,不再是逻辑的乐趣,而是“这题型套哪个公式最快?”。一切,都指向那个唯一的目标:得分

我失去了和世界的连接。外面发生了什么,谁又火了,哪部电影好看……与我无关。我的世界,就只有那间教室,那些卷子,和那个遥远又逼近的六月。

但你说,完全没有一点好处吗?

也不是。

首先,我的分数,确实肉眼可见地涨了。那种被“名师”点拨后,原来百思不得其解的题目突然豁然开朗的感觉,是真的爽。那种看着自己的排名一点点往上爬的成就感,也是真的。

其次,我学会了什么叫“专注”和“忍耐”。当你能在一天之内,连续12个小时,心无旁骛地做一件枯燥到极点的事情时,你以后再遇到什么困难,都会觉得“嗨,就这?”。那段经历,像给我打了一剂超强的心态预防针。

还有……还有一种很奇怪的“战友情”。

我们几乎不说话,但一个眼神就能懂对方的疲惫。我前面的女生,会在我打瞌睡的时候,用笔轻轻戳我的后背。我同桌,会在我没吃饭的时候,默默塞给我一个面包。我们像一群被困在战壕里的士兵,不知道明天和炮弹哪个先来,但我们知道,身边的人,和自己一样,在苦苦支撑。


所以,高考补习,到底值不值得?

这个问题,我到现在也没想明白。

就像你问一个从战场上下来的人,那场仗打得值不值。

从结果来看,它也许是“值的”。我最后考上了一所自己满意的985大学。那张录取通知书,是我用一年的自由、健康和快乐换来的。它是一张门票,让我有机会去一个更大的世界看看。

但从过程来看,它留下的“后遗症”也是真实的。我花了很长时间,才重新找回对学习的兴趣,而不是把它当成任务。我花了很长时间,才学会放松,而不是时刻紧绷着神经。我甚至觉得,自己的性格里,被烙上了一些东西——一些坚韧,也一些偏执和冷漠。

高考补习,它不是教育,它是一场交易。

你用时间和青春,去换一个可能更高的分数,一个可能更好的未来。它赤裸、高效,甚至残酷。它不关心你的心理健康,不关心你的全面发展,它只关心一件事:你的分数能不能提高。

如果你问我,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还会不会选择这条路?

我想,我可能会犹豫很久。

然后,也许,还是会点点头。

因为对于当时那个站在人生十字路口,一无所有,只有一点不甘心的我来说,那条路,尽管铺满了荆棘和玻璃渣,却是唯一能看到的,通向远方的路。

它不是一条好路。但对很多人来说,它可能是“唯一”的路。

这就是高考补习的真相。一个毕业生,最掏心窝子的话。

暴打柠檬红
  • 本文由 暴打柠檬红 发表于 2025-07-08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lubanyouke.com/78370.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