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转述句口诀:一改人称二改时,三改状语看仔细,标点符号别忘记!


我跟你们说,这辈子当老师,最让我血压飙升的,除了那帮小崽子上课传纸条,就是改转述句了。

真的。

改转述句的口诀

就这玩意儿,转述句。听着多高级,Direct Speech变Indirect Speech,说白了,不就是学别人说话嘛!可就这么个“学话”,简直是语文和英语两大语法山脉交界处的“魔鬼百慕大”,无数孩子栽在这里,头破血流,卷子上一片红叉叉,那叫一个惨烈。

每次讲这个知识点,我都能看到台下孩子们那一张张从求知若渴到呆若木鸡,再到生无可恋的脸。他们的小脑袋瓜里,估计全是浆糊。什么he said to me,she asked him,什么I要变成he,you要变成me,什么today要变成that day…… 救命啊!这比背古诗还痛苦!

我以前也试过,老老实实地,一二三四,罗列规则。什么主句动词是过去时,从句时态要相应后移一位啦;什么人称代词要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啦……讲得我口干舌燥,他们听得云里雾里。发下练习册,好家伙,那错的,简直是百花齐放,各有各的创意。

有个孩子,叫小明,特经典。原句是: Tom said, "I will go to the park with you tomorrow." 他给我改的: Tom said he will go to the park with I tomorrow. ……我看着卷子,一口气差点没上来。人称、时态、状语,三大金刚,他是一个都没放过,全给保留了原汁原味。我问他为啥这么改,他眨巴着无辜的大眼睛:“老师,我就是把引号去掉了啊!”

我……我还能说什么?

痛定思痛。我琢磨着,这事儿不能硬来。靠死记硬背那套逻辑,就是给大脑装了一套不兼容的程序,迟早得蓝屏。得来点“野路子”,得有画面感,得像武功秘籍里的心法口诀,简单、上口、好记!

于是,在一个辗转反侧的深夜,我点灯熬油,结合我多年“斗争”经验,终于悟出了一套心法口诀。今天,我就把这压箱底的宝贝传授给你们。记住了,以后改转述句,就跟玩儿似的。

来,深呼吸,跟我念:

一改人称二改时, 三改状语看仔细, 标点符号别忘记, 特殊句式特殊记!

怎么样?是不是有点内味儿了?感觉像不像华山论剑,各派高手交换武功秘籍?别急,这只是总纲,精髓全在后面的分步拆解里。


第一式:一改人称 —— “灵魂互换,找准你的新身份”

这是所有改变的开始,也是最容易犯迷糊的地方。

你别去记什么第一人称变第三人称,第二人称看情况……头都大了!你就记住一个核心场景:你现在是一个“转播员”

你不再是说话的那个人了,你是个讲故事的。你在跟另一个人,绘声绘色地复述当时的情景。

【场景一:我说】比如,你(小王)对我说:“Iam hungry.”现在,我要去告诉别人这件事。我能直接说“小王说I am hungry”吗?不行!听的人会以为“我”饿了。我是转播员啊,得说清楚是谁饿了。所以,这个 “I” ,就必须变成小王的代称——he 小王 said, "I am hungry." 小王 said that he was hungry. 看到了吗?你站在“转播员”的角度,那个原来的“我”,就变成了“他”或者“她”。

【场景二:你听】再比如,我对你(小王)说:“Youare smart.”现在,你要去跟你妈炫耀。你能说“老师说you are smart”吗?你妈肯定一巴掌呼过来:“老师说谁聪明呢?说你还是说我?”所以,你作为转播员,这个“You”指的就是你自己,就得变成——I The teacher said to me, "You are smart." The teacher told me that I was smart.

核心心法:别背规则,代入角色!闭上眼睛想一想,你现在是谁?你在跟谁说话?你要转述的这句话里,那个“我”和“你”,在你现在的语境里,应该叫什么?想明白了,人称就绝对错不了。


第二式:二改时态 —— “坐上时光机,往后退一档”

这是转述句的灵魂,也是最大的一个“坑”。

什么叫“时态后移”?说得太学术了。我给它起了个外号,叫“时光倒流法则”。

你想啊,转述,是不是都是事后才说的?别人跟你说话,是“当时”;你再去告诉别人,已经是“之后”了。既然时间过去了,那动作的状态,自然也要跟着“过时”一点。

你就想象自己坐上了时光机,一脚油门,把时间往后倒一档!

  • 现在时 (am/is/are, do/does) → 过去时 (was/were, did)
  • 现在完成时 (have/has done)→ 过去完成时 (had done)
  • 一般过去时 (did) → 过去完成时 (had done)【这个是重点,过去发生的事,你转述的时候,它就成了“过去的过去”】
  • 将来时 (will)→ 过去将来时 (would)

举个栗子: She said, "I have finished my homework." 她说这话的时候,是“现在已经完成了”。等你过会儿去转述,那个“现在”已经变成了“过去”。所以,“have finished”这班车,就得往后坐一站,变成“had finished”。→ She said that she had finished her homework.

【敲黑板!也有“免死金牌”!】是不是所有时态都得退?也不是!时光机也有失灵的时候。遇到下面这些情况,时态就跟焊死了一样,坚决不变

  1. 客观真理/科学事实: Teacher said, "The earth is round." Teacher said that the earth is round. 地球昨天是圆的,今天是圆的,你转述的时候它还是圆的,总不能变成“was round”(曾经是圆的)吧?
  2. 名人名言/格言警句: He said, "Practice makes perfect." He said that practice makes perfect. 真理永恒,不需要倒流。
  3. 主句动词是现在时: 如果是 He says, "I am tired." 这种情况,说明他“现在”正在说,你“现在”就转述,不存在时间差,所以时态也不用变。→ He says that he is tired.

第三式:三改状语 —— “GPS重新定位”

人称换了,时间也倒流了,那跟着时间和地点跑的那些词儿,能不换吗?当然不能!

这就好比,你昨天在教室里跟我说:“我今天在这里完成作业。”我今天在操场上碰到你同桌,转述这件事,我能说“他说他今天要在这里完成作业”吗?肯定不行啊!语境全变了!

所以,这些表示时间、地点的状语,也得跟着你的“转播位置”进行GPS重新定位

  • 时间状语:
    • today → that day
    • now → then
    • yesterday → the day before
    • tomorrow → the next day / the following day
    • last week → the week before
  • 地点状语:
    • here → there
  • 指示代词:
    • this → that
    • these → those

心法:还是那句话,代入“转播员”角色。你不在原来的时间和地点了,就不能用原来的词。


第四式:标点符号别忘记 —— “拆掉围墙,天下太平”

这一步最简单,简直是送分题,但偏偏有人忘。

直接引语,是不是有个引号,像个小围墙把说的话圈起来?转述句,就是要把这个“围墙”拆掉,让它和前面的话融为一体。

  • 双引号(“”) :拜拜了您嘞,直接 扔掉
  • 引号前的逗号(,) :也 扔掉
  • 话里的标点 :
    • 句号(.)?感叹号(!)?问号(?)?不管原来是啥,只要是陈述句,最后统一变成温和的 句号(.)
    • 并且,在主句和从句之间,通常要加一个连接词 that 。虽然有时候可以省略,但我劝你,刚开始学,老老实实地给我 加上 !保险!

最终式:特殊句式特殊记 —— “Boss关卡,特殊打法”

前面四招,对付一般的陈述句足够了。但江湖上还有两大高手:疑问句祈使句。对付他们,得用点特殊招式。

  1. 疑问句(提问的):

    • 一般疑问句(yes/no能回答的): said 换成 asked ,然后用 if 或者 whether 来连接,意思是“是否”。后面变成陈述句语序(主语+动词)。 He asked me, "Do you like fish?" He asked me if/whether I liked fish. (注意,do没了,语序正常了,时态后移了)
    • 特殊疑问句(what, who, where开头的): 同样用 asked ,但连接词就是那个 疑问词本身 !后面也变成陈述句语序。 She asked, "What is your name?" She asked what my name was. (看!is跑到了name后面,时态也变成了was)
  2. 祈使句(命令/请求的): 这个更模式化。就是 “told / asked / ordered sb. (not) to do sth.” 这个万能句型。

    • 肯定祈使: The officer said, "Follow me!" The officer ordered us to follow him.
    • 否定祈使: My mom said, "Don't play with fire." My mom told me not to play with fire.

好了,秘籍全在这儿了。

现在,我们再回头看小明那个“惨案”: Tom said, "I will go to the park with you tomorrow." (假设Tom是对我说的)

来,跟着口诀走一遍:1.一改人称:"I" 是Tom,变成 "he";"you" 是我,变成 "me"。2.二改时态:"will go" 是将来时,时光机倒一档,变成 "would go"。3.三改状语:"tomorrow" GPS重新定位,变成 "the next day"。4.四改标点:引号、逗号全扔掉,加上连接词 "that"。

组合起来,完美答案出炉: Tom said that he would go to the park with me the next day.

看到没?一步一步来,庖丁解牛,再复杂的句子也能被拆解得明明白白。

别再把它当成一个冷冰冰的语法规则了。把它想象成一个“讲故事”的游戏。你就是那个拿着录音笔,采访完别人,回头要整理成文字稿的记者。你的任务,就是忠实、准确、并且用你自己的口吻,把当时发生的事情复述出来。

这套口诀,你别光背,要去用,去感受。找十个八个句子,拿张草稿纸,像我上面那样,一步一步地拆。错一两个没关系,关键是搞清楚自己错在哪一式。是“灵魂互换”失败了,还是“时光机”开错了方向?

练多了,这套心法就刻进你的DNA里了。到时候,看到转述句,你脑子里自动就会开始走流程。

好了,K老师的独门秘籍就传到这里了。剩下的,就看你们的了。去吧,去征服那个曾经让你头疼的“语法大魔王”!

四果汤
  • 本文由 四果汤 发表于 2025-07-1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lubanyouke.com/78416.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