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顺序
第一阶段(1934年10月-1935年1月):中央红军长征

出发地:江西瑞金
途经: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
目的地:贵州遵义
第二阶段(1935年1月-1935年5月):四渡赤水
根据地:贵州遵义
途经:赤水河四次渡口
目标:摆脱国民党军队的追击
第三阶段(1935年5月-1935年10月):四渡赤水后长征
出发地:贵州遵义
途经:四川、云南、贵州
目的地:四川懋功
第四阶段(1935年10月-1936年10月):陕北会师
出发地:四川懋功
途经:甘肃、宁夏
目的地:陕北吴起镇
长征的意义
长征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略转移,它保证了中国革命事业的胜利。它不仅锻炼了这支军队,还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军队的领导地位,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拓展
除了中央红军外,其他几支红军也进行了长征。红四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分别于1935年和1936年到达陕北,与中央红军会师。红二十五军也进行了长征,途经甘肃、青海、西藏,抵达新疆。这些长征队伍的胜利汇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