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这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但你是否想过,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它的成分是否一成不变?
空气并非单一物质,而是一种混合气体。它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其中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剩下的1%则包含着氩气、二氧化碳、氖气、氦气、甲烷、氪气、氢气、氙气、臭氧、水蒸气以及其他气体和杂质。

氧气,是维持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物质。我们的身体需要氧气来进行呼吸作用,将食物转化为能量。如果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过低,就会导致缺氧,出现头晕、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值得庆幸的是,地球大气层中的氧气含量相对稳定,这主要归功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维持了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然而,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不仅污染环境,还会消耗空气中的氧气,降低空气质量。
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我们需要从自身做起,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积极植树造林,为地球增添一抹绿色,为未来留下新鲜的空气。
拓展:除了氧气含量,你还需要了解的空气指标
除了氧气含量,空气质量还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
PM2.5: 指环境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 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危害极大。
臭氧 (O3): 近地面臭氧是一种有害气体,会对呼吸系统造成刺激,引发哮喘等疾病。
二氧化硫 (SO2): 主要来源于燃煤排放,具有刺激性气味,会对呼吸系统造成损害。
二氧化氮 (NO2): 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排放,是形成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的重要污染物。
关注空气质量,了解各项空气指标的含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