睚眦必报,究竟“睚眦”怎么念?

“睚眦必报”这句成语,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形容人小心眼,爱记仇,一点小事也要报复。但“睚眦”究竟怎么念?很多人会读成“yá zì”,其实正确的读音是 “yá zì” , 也就是 “牙 眦”

“睚眦”一词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夫子之言,足以戒之矣。昔者,吾友之妻有孕,期月而生,吾使人问之,曰:‘能言乎?’曰:‘能言。’吾使人问之,曰:‘能行乎?’曰:‘能行。’吾使人问之,曰:‘能食乎?’曰:‘能食。’吾闻之,喜且惧,惧其不终也。夫子之言,亦足以戒之矣。”这段话的意思是,一位朋友的妻子怀孕,临产前,朋友派人去探望,并问了三个问题:能否说话、能否走路、能否进食。得知都能,朋友很高兴,但也担心孩子能否健康长大。

睚眦拼音

“睚眦”指的是“眼睛眨一下”,在古代,人们认为,眼睛眨一下的功夫就能忘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而“睚眦必报”的意思是,即使只眨一下眼睛的时间也难以忘记仇恨,一定要报复。

那么,为什么“睚眦”要读成“yá zì”呢?

“睚眦”的“眦”字,其实是“眥”的简化字,指的是眼角。而“睚眦必报”中的“睚”,则指的是“牙”,因为古人认为,人眼睛眨一下的功夫,是牙齿咬合的距离。

所以,正确读音是 “yá zì” ,而不是 “yá zì”。

拓展:

除了“睚眦必报”,还有很多与“眼睛”相关的成语,例如:

目不转睛: 形容专心致志地看,眼睛都不眨一下。

眉开眼笑: 形容十分高兴。

一眨眼的功夫: 形容时间很短。

目光如炬: 形容目光锐利、洞察力强。

眼花缭乱: 形容事物纷繁复杂,令人眼花缭乱。

这些成语都展现了眼睛在人与世界互动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24-07-2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lubanyouke.com/5022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