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冬时节,鹅毛大雪纷纷扬扬,覆盖了天地万物。在白茫茫的世界里,两道人影坚定地站在一座朴素的庭院前,任凭风雪肆虐,却一动不动。这便是流传千古的“程门立雪”的故事,一段关于尊师重道、虔诚求学的佳话。
故事的主人公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杨时和游酢,他们慕名拜师于一代儒学宗师程颐门下。一日,杨时和游酢一同前往老师家中求教,不料却见程老先生闭目养神,似已入睡。为了不打扰老师休息,二人便恭敬地站在庭院中等待。屋外寒风凛冽,鹅毛般的雪花飘落下来,很快便将二人覆盖,但他们却全然不顾,依然虔诚地站在原地,仿佛两尊雕塑。

也不知过了多久,程颐醒来,发现屋外站着两个雪人,这才想起杨时和游酢还在门外等候。他深受感动,连忙叫二人进屋,询问缘由。杨时和游酢将事情的经过详细地告诉了老师,并表达了他们求学的诚意。程颐听后,对二人的尊师重道和求学精神大加赞赏,并耐心解答了他们的疑问。
“程门立雪”的故事,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的优良品质。在古代,老师被视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受到人们的尊敬。学生对老师要心怀敬畏,虚心求教。杨时和游酢在风雪中苦等的举动,正是这种精神的体现。
除了尊师重道,“程门立雪”的故事也展现了求学之路上应有的态度:虔诚、执着、不畏艰辛。杨时和游酢为了求学,不惜在风雪中苦等,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学习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只有保持一颗虔诚的心,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程门立雪”的故事虽然发生在古代,但其精神内涵却超越了时空,对今天的我们依然有着深刻的启示。在当今社会,我们更应该传承和发扬这种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以更加虔诚、执着的态度对待学习,努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拓展段落:
“程门立雪”的故事也引发了后世对教育方式的思考。程颐作为一代名师,他的教育理念并非局限于书本知识,更注重学生的品行修养。他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将尊师重道、刻苦求学的精神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这启示我们,真正的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