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句耳熟能详的诗句出自曹操的《龟虽寿》,它以精炼的语言描绘了老骥不甘衰老,依然心怀壮志,渴望驰骋千里的雄心壮志。然而,对于一些不熟悉古汉语的朋友来说,诗句中的“伏枥”二字可能会让人感到困惑,究竟该如何读呢?
“伏枥”的读音是fú lì, 其中“伏”读作fú,意为躺下、卧下;“枥”读作lì,指的是马槽。因此,“老骥伏枥”的意思就是指年老的马匹,虽然已经老了,但仍然伏在马槽旁边,志向远大,想要奔腾千里。

这句诗句不仅体现了曹操“老当益壮”的精神,更表达了他即使年老也不忘初心,依然想要建功立业的坚定信念。曹操的这句诗句也成为了千古传颂的经典名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奋发图强,永不放弃梦想。
除了“老骥伏枥”的读音,这句诗句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告诉我们,无论年龄几何,只要心怀梦想,永不放弃,就能像老骥一样,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从“老骥伏枥”的读音和含义,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句背后的精神内核。 老骥虽然衰老,但依然拥有不屈的意志,这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精神。无论身处人生的哪个阶段,我们都应该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追求梦想,永不放弃。
诗句中的“伏枥”也象征着一种积极的姿态。 老骥虽然已经老了,但它没有选择放弃,而是选择卧薪尝胆,等待着再次展翅高飞的机会。这告诉我们,即使面临困难和挫折,也不要轻易放弃,要相信自己,坚持不懈,最终定能取得成功。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句诗句不仅是曹操的个人心声,更代表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它激励着我们,无论身处逆境,都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勇往直前,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