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无数故事如同星辰般闪耀,照亮着后人前行的道路。其中,“程门立雪”的故事,作为尊师重道的典范,千年来被人们广为传颂。那么,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呢?
故事发生在北宋时期,主人公是两位仰慕理学大师程颐学问的年轻人, 游酢(cù)和杨时 。当时,程颐在洛阳讲学,声名远播,吸引了众多求学者。游酢和杨时慕名而来,表达了求学的心愿。

一个寒冷的冬日,游酢和杨时前往拜访程颐。到达老师住处时,却发现大门紧闭。原来程老先生正在午休。二人不愿打扰,便静静地站在门外等候。不知不觉中,雪越下越大,地上积了厚厚一层。
等到程颐醒来推门时,才发现两位学生早已被大雪覆盖,几乎变成了“雪人”。程颐深受感动,将二人请进屋内,开始传授学问。
游酢和杨时在程颐门下刻苦学习,最终学有所成,成为了著名的理学家,并开创了“闽学”一派,将程颐的理学思想发扬光大。
“程门立雪”的故事,并非仅仅讲述了游酢和杨时求学的经历,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仅是学生对老师的尊敬,更是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自身品德的修炼。
除了尊师重道,“程门立雪”还展现了古人对求知的执着精神。 在那个信息传播并不发达的年代,为了求学,游酢和杨时不远千里,从南方来到北方。在面对恶劣天气和漫长等待时,他们没有丝毫退缩,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正是我们今天学习和生活中所需要的。
“程门立雪”的故事,穿越千年,依然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它提醒着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尊师重道和对知识的渴望都是永恒不变的主题。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神,用知识武装自己,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