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老师想和大家聊聊写作里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能让你写的文章更生动,更吸引人,也更能打动读者的心。它就是……(此处故意卖个关子,大家先猜猜看~)
没错,它就是我们写作中常用的视角之一——以“我”为中心,讲述故事的独特方式。这种方式,能让你的文字充满个人魅力,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你的喜怒哀乐,体会你的所思所想。

很多人觉得写作难,无从下笔。其实,写作就像讲故事,而最容易讲好的故事,往往是从自己开始的。你想想看,你最了解谁?当然是自己!你经历过什么,感受过什么,这些都是你写作的宝贵财富。比起去构思一个虚构的人物,去揣摩一个你并不了解的角色的心思,直接从自己的经历出发,是不是更容易、更自然?
这种写作方式,就像是用你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用你自己的耳朵去倾听,用你自己的心去感受。它能让你写出的文字更真实,更鲜活,更能打动人心。想想看,一篇枯燥乏味的说明文,和一篇充满个人情感和经历的记叙文,哪一篇更吸引你?
当然,仅仅是“我”还不够。“我”只是故事的起点,你需要用丰富的细节,去展现“我”的内心世界,去展现“我”与周围环境的互动。
比如,你想写一篇关于你参加学校运动会的文章。简单的叙述“我参加了比赛”远不如这样写更有感染力:
“起跑线上的我,心跳如擂鼓,紧张得手心直冒汗。周围是震耳欲聋的加油声,我的耳朵嗡嗡作响。发令枪响了,我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最后,虽然我没有拿到冠军,但是我尽力了,我感受到了运动的快乐,也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
你看,这段文字中,不仅有“我”的动作描写(心跳如擂鼓,手心冒汗,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还有“我”的内心描写(紧张,兴奋,快乐),以及环境描写(震耳欲聋的加油声,嗡嗡作响的耳朵)。这些细节的描写,让读者仿佛也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我”当时的心情和感受。
再举个例子,假如你要写一篇关于你学习经验的文章。简单的说“我学习很努力”远不如这样更有说服力:
“高三那年,我制定了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每天坚持完成。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我尝试了不同的学习方法,比如番茄工作法、思维导图等等。遇到难题时,我不会轻易放弃,我会反复思考,或者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学习了知识,也提升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段文字中,“我”不仅描述了自己的学习方法,还描述了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过程中的挑战和克服。这些细节的描写,让读者更信服你的学习经验,也更有可能从中获得启发。
当然,这种以“我”为中心的写作方式,也需要注意一些技巧:
避免过度自我中心:虽然是以“我”为中心,但是也要注意平衡,不要只顾着写自己的感受,而忽略了其他人物和事件。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
细节描写要真实:细节描写能让你的文章更生动,但是一定要真实,避免虚构和夸大。真实的细节更能打动读者的心。
语言要流畅自然:要使用流畅自然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华丽或生硬的词语。用你最舒服的方式去表达你的想法。
总之,运用这种写作方式,能让你更容易表达自己,更容易和读者建立联系。它不仅仅是一种写作技巧,更是一种打开你内心世界,展现你独特视角的方式。希望大家都能掌握这种技巧,写出更精彩的文章!加油吧,同学们!期待看到你们更棒的作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