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就《义务教育水平评价指南》答记者问

日前,经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同意,教育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国家进步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义务教育水平评价指南》(以下简称《评价指南》)。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就《评价指南》有关内容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1. 请问《评价指南》颁布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为认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部署,积极推进义务教育评价改革,扭转唯分数、唯升学不好的倾向,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方位提升义务教育水平的建议》《深化新年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策略》精神,研制了《义务教育水平评价指南》。

一是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的要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方位提升义务教育水平的建议》明确提出“打造以进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国家拟定县域义务教育水平、学校办学水平和学生进步水平评价准则”。《深化新年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策略》明确提出“国家拟定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评价准则,健全义务教育水平监测规范”。

二是全方位进步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进入新年代,国内义务教育已经迈入全方位提升水平的新阶段,迫切需要健全义务教育水平评价体系,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教育水平观,全方位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进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内在需要。义务教育水平评价是教育评价改革的要紧内容。目前,科学的义务教育水平评价观念尚未一般打造,评价指标体系还不够科学,评价方法办法还不够有效,单纯以升学率和分数评价学校和学生的倾向还没得到根本扭转,且存在多头评价、重复评价的现象,亟需拟定义务教育水平评价指南,教导各地各校提升义务教育水平评价水平,促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 请简要介绍一下《评价指南》的研制过程?

教育部2019年就启动了《评价指南》拟定工作,主要分为4个阶段。

一是成立研制专班。2019年初,成立义务教育水平评价指南研制专家组,组织有关专家、校长和市县教育局长,系统深入拓展调查研究。重点研究解析水平评价的历史演进、理论基础与有关成就,搜集整理1555份中央与地方有关政策文件,并对美、英、俄等11个国家和经合组织等4个国际组织的义务教育水平评价体系进行比较解析。

二是深入一线调查。先后赴8个省份对多个县区和学校评价改革典型案例进行实地调查;访谈校长、教师、教研员400余人次,发放问卷2000余份。

三是广泛征求建议。《评价指南》初稿形成后,召开了10余次不一样层面的征求建议座谈会,通过互联网征求了200余位教育局长、中小学校长和有关专家的建议建议,并征求了中央有关部门、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部分县级人民政府的建议。针对征求建议中反馈的问题和建议,充分吸收采纳,反复修改健全。

2021年二月,经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审议同意后,《评价指南》由教育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国家进步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

3. 请问《评价指南》起草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评价指南》的基本思路主如果4个方面:

一要体现引领性。全方位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的教育水平观,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着力构建以进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引导地方党委政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履行举办义务教育职责;引导学校提升办学水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进步;引导全社会理解支持义务教育,打造好教育生态。

二要体现系统性。义务教育水平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元主体、多个维度、多个环节。《评价指南》从县域、学校、学生三个层面提出了指标体系。学生进步水平是学校办学水平评价的要紧内容,学校办学水平是县域义务教育水平评价的要紧内容,三者以学生进步为基础,彼此协调、相互衔接,从不一样维度对义务教育水平进行评价,构成了系统的评价体系。

三要体现统一性。突出重点内容,聚焦重要指标,明确考查要素,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办好新年代义务教育的水平需要,彰显国家意志。着力整理面向义务教育的各类考核评价项目,降低多头评价,防止重复评价。

四要体现操作性。坚持目的导向和问题导向,加大分类教导,健全评价方法,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完善综合评价,对评价程序提出了规范性需要;同时,给各地具体操作留出空间,确保有效推行。

4. 请问《评价指南》提出的总体需要是什么?

《评价指南》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年代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思想为教导,全方位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加快打造以进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义务教育水平评价体系,强化评价结果运用,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构建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培养教育体系,引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方位提升义务教育水平,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进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评价指南》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正确方向。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正确政绩观和科学教育水平观,促进义务教育公平进步和水平提高。二是坚持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着重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全方位培养,引导办好每所学校、教好每名学生。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健全评价内容,突出评价重点,改进评价办法,统筹整理评价,着力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倾向,促进形成好教育生态。四是坚持以评促建。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强化过程性评价和进步性评价,有效发挥引导、诊断、改进、勉励功能,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进步。

5. 请问《评价指南》评价内容中县域、学校、学生三个层面的关系是什么?各自重点分别是什么?

义务教育水平评价包括县域、学校、学生三个层面,三者紧紧围绕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促进学生全方位进步为目的,各有侧重、相互衔接、内在统一,构成完整的义务教育水平评价体系。

县域义务教育水平评价围绕价值导向、组织领导、教学条件、教师队伍、均衡进步等5个方面提出了12项重要指标,旨在促进地方党委政府加大对义务教育工作的领导,履行举办义务教育职责,促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进步。针对评价中的问题细化了考查要素,如针对唯分数、唯升学的倾向,提出“不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不单纯以升学率评价学校、校长和教师”的考查要素;针对教师负担重问题,提出“严格控制面向学校的各类审批、检查验收、创建评比等活动,规范各类‘进校园’活动,减轻校长、教师非教育教学任务负担”的考查要素。

学校办学水平评价围绕办学方向、课程教学、教师进步、学校管理、学生进步等5个方面提出了12项重要指标,旨在促进学校落实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培养需要,深入推行素质教育,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育人水平。针对评价中的问题细化了考查要素,如针对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问题,提出“完善作业管理方法,统筹调控作业量和作业时间;严控考试次数,不公布考试成绩和排行榜”的考查要素;针对教师职业倦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提出“健全校内教师勉励体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着重精神荣誉勉励、专业进步勉励、岗位晋升勉励、绩效工资勉励、关心爱惜勉励”的考查要素。

学生进步水平评价围绕学生品德进步、学业进步、身心进步、审美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等5个方面提出了12项重要指标,旨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进步,培养适应终身进步和社会进步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须具备品格和重要能力。针对评价中的问题细化了考查要素,如针对少数学生理想信念缺失问题,提出“了解党史国情,珍视国家荣誉,铸牢中华民族一同体意识,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立志听党话、跟党走,从小树立为达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志向”的考查要素;针对学生革新精神不足的问题,提出“有好奇心、想象力和求知欲,有信息采集整理、综合解析运用能力,有自主探究、独立考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的考查要素。

6.请问《评价指南》对评价方法提出了哪些需要?

《评价指南》提出,义务教育水平评价推行工作要着重优化评价方法办法,不断提升评价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

一是着重结果评价与增值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进步、学校办学、县域义务教育进步合格程度的同时,关注其进步水平和工作水平的进步程度,科学评判地方党委政府、学校和教师的努力程度。如,提出“县域内学校办学水平总体情况及年度变化状况;县域内学校间办学水平差异情况及年度变化状况”的考查要素。

二是着重综合评价与特点评价相结合。关注县域、学校全方位育人整体效果和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进步状况的同时,着重差异性和多样性,关注每一所学校和每一名学生,促进学校特点进步和学生个性进步。如,提出“充分激起学校办学活力,促进学校办出特点、办出水平”“积极参加学校兴趣小组社团活动,有小制作、小创造、小创造等科学兴趣专长”的考查要素。

三是着重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在引导学生、学校和县级党委政府积极拓展正常的状态自我评价和即时改进的同时,构建主体多元、统整优化、责任明晰、组织高效的外部评价工作体系。如,提出“师生、家长、社会等方面对县域内义务教育水平的认可度”“师生、家长、社会等方面对学校办学水平的认可度”的考查要素。

四是着重线上评价与线下评价相结合。打造县域、学校、学生正常的状态评价互联网信息平台及数据库,健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并通过实地调查、观察、访谈等方法,了解学会实质状况,确保评价真实全方位、科学有效。

7.请问怎么样组织推行?

《评价指南》对组织推行作出了明确规定,主要包括3个方面:

一是明确责任分工。明确国家教育督导部门、省级政府教育督导部门、市级政府教育督导部门、县级党委政府、义务教育学校责任分工,实行县(市、区)和校自评、市级复核、省级评价、国家抽查监测。同时,教导各地结合当地实质,拟定义务教育水平评价推行细节。

二是明确评价周期。达成学校、县域水平评价全覆盖,评价周期依据所辖县数、学校数和工作需要,由各地自行确定,原则上每3—5年一轮,并保证在县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校长任期内至少进行一次评价。

三是加大组织保障。将义务教育水平评价工作纳入地方党委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的要紧议事日程,打造党委政府领导、政府教育督导部门牵头、部门协同、多方参与的组织推行机制。组建高水平、相对稳定的水平评价队伍,培育和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拓展义务教育水平评价工作。

下一步,教育部将教导各地根据《评价指南》需要,结合当地实质,拟定义务教育水平评价推行细节,加强工作力度,确保《评价指南》落地见效。

8.请问怎么样加大评价结果运用?

《评价指南》明确需要,各地要不断健全义务教育水平评价结果运用的机制,充分发挥评价结果对提升义务教育水平的引领和促进用途。

一是运用好学生进步水平评价结果。教导教师精准解析学情,因地制宜,促进每一个学生全方位健康成长。将学生进步水平评价结果作为学校办学水平评价和县域义务教育水平评价的要紧依据。

二是运用好学校办学水平评价结果。教导学校改进教育教学和管理,全方位育人、科学育人,提高办学治校和推行素质教育能力。将学校办学水平评价结果作为对学校奖惩、政策支持、资源配置和考核校长的要紧依据。

三是运用好县域义务教育水平评价结果。引导县级政府落实法律法规需要,督促政府履职尽责,为办好义务教育提供充分的条件保障和好的政策环境。将县域义务教育水平评价结果与县级党政领导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进步认定等工作挂钩。对水平评价结果不合格的,不可以评优评先,不可以认定为优质均衡进步县(市、区)。对履职不到位、落实政策不力、违反有关规定、县域教育教学水平降低且整改不到位的,要对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负责人、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问责。

出处:教育部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ubanyouke.com/48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