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朋友们,今天咱们不聊那些高大上的,也不琢磨什么人生哲学。就说说这俩字儿,“动物动物”。你听着是不是有点儿像小孩子在学舌?或者像个笨拙的复读机?但我跟你讲,这两个字儿,它在我心里,重得不得了。它像个回声,从遥远的洪荒时代一直响到现在,提醒我们,别忘了自己到底是什么。
我这个人吧,从小就对动物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痴迷。不像那种生物学家,拿着放大镜解剖研究,我就是喜欢观察,喜欢琢磨。从家里的那只老猫,到电视里非洲大草原上的角马迁徙,再到街边为了争一块饼干能打得头破血流的流浪狗,这些家伙们,它们的一举一动,对我来说,都像是一本本无字天书,写满了我们这些“高级动物”常常会忘掉的,最最原始,也最最真实的生存哲学。

我的猫,它才是生活大师
先说我家那只猫吧,叫“胖橘”。嗯,你没听错,就叫胖橘,因为确实是橘色的,而且,嗯,有点儿胖。这家伙啊,每天的日程表简单到令人发指:吃,睡,晒太阳,偶尔心情好了,会来蹭蹭你的腿,表示它还记得你这个铲屎官的存在。
你别觉得它无聊,我告诉你,这才是人生赢家好不好?每天,它都能在客厅最舒服的那块阳光里,蜷成一团,毛茸茸的一小坨,像个会呼吸的姜饼。它的睡姿百变,有时四仰八叉,肚皮朝天,有时又把脑袋埋进爪子里,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你看着它,看着它那双在半梦半醒间,眯成两道缝的猫眼,你会突然觉得,我们人类是不是活得太累了?
我们一天到晚,奔波,焦虑,计算,权衡。上班打卡,下班刷手机,周末还要去“社交”。可胖橘呢?它只管当下。肚子饿了,就扯着嗓子嚎;饱了,就心满意足地打个嗝,找个舒服的地儿一躺,世界和平。它才不管什么KPI,什么房贷车贷,甚至连昨天偷吃了我的烤肠被我骂了一顿,它今天也忘得一干二净。活在当下,胖橘比我们任何一个禅修大师都做得彻底。这点,我真是服气。
有时候,我工作到半夜,疲惫不堪,胖橘会突然跳上我的膝盖,用它那小小的、毛茸茸的脑袋蹭蹭我的脸。那种温暖,那种无条件的亲近,瞬间就能把我那些烦恼和压力给冲散一大半。那一刻,你才能真切地感受到,生命与生命之间,不分物种,最纯粹的连接,就是爱和陪伴。胖橘这小家伙,它可没读过什么心理学,但它就是能精准地安抚你那颗被现实蹂躏得有点儿伤痕累累的心。
野性呼唤,大自然的冷酷浪漫
从我家这只佛系猫身上跳出来,咱们再往大了看。野外的那些动物,那可就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了。
我记得小时候,电视机里放《动物世界》,那简直是我每周最期待的“大片”。屏幕上,非洲大草原,一望无际。狮子在黄昏中潜行,羚羊群在烈日下奔跑,那尘土飞扬,那生死时速,我的心都跟着提到了嗓子眼儿。弱肉强食,四个字,血淋淋地摆在你面前,没有任何遮掩。捕食者为了生存,必须追逐;被捕食者为了活命,必须逃离。没有道德评判,没有善恶之分,只有本能,只有生存。
你看那纪录片里,一只受伤的老象,在象群里被慢慢抛弃,最后在夕阳下孤独地倒下。那一幕,悲壮而又残忍。它不像是我们人类,有医院,有养老院,有临终关怀。大自然,它的法则就是这么直接,这么高效。你老了,弱了,跟不上队伍了,就得退出历史舞台。这不是冷血,这是生态平衡的必然。
可你又不能说它们就没有情感。我看到过大象为逝去的同伴默哀,看到过猴妈妈抱着死去的孩子几天不肯撒手。那种悲伤,那种绝望,丝毫不亚于我们人类。甚至,我觉得它们的情感表达,更加纯粹,没有那么多社会性的包装和压抑。它们爱就爱得热烈,恨就恨得直接,悲伤就悲伤得彻底。
我们人类,是不是有点儿太擅长“管理”自己的情绪了?“不能哭”,“要坚强”,“别让人看笑话”。结果呢?常常把自己弄得内伤累累,郁结于心。动物们啊,它们活得真诚,活得赤裸,它们用最原始的方式告诉我们,情绪,是需要流动的。
文明的囚笼,与我们自以为是的“高级”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提我们人类,这群自诩为“高级动物”的奇怪存在。我们建造了高楼大厦,发明了人工智能,甚至能把飞船送上月球。我们把自己和动物划清界限,觉得自己比它们聪明,比它们有思想,比它们更有“文明”。
但你看,我们又做了些什么呢?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我们把无数动物圈养在狭小的空间里,它们一生都看不到天空,感受不到阳光,最后变成超市货架上冰冷的一块肉。为了所谓时尚,我们剥取它们的皮毛,让它们在痛苦中死去。为了研究,我们把它们关在实验室里,承受无尽的折磨。
每一次看到那些关于动物虐待的新闻,我心里就堵得慌。那种画面,那种对生命的漠视,真的让我觉得,我们所谓的“文明”,是不是只是我们给自己脸上贴的金?我们把自然法则里的“弱肉强食”拿来当借口,却忘了,大自然的捕猎,是为了生存,是为了维持生态平衡。而我们呢?很多时候,只是为了满足一己私欲,为了贪婪,为了虚荣。
我们一边享受着宠物带来的温暖,一边又对其他动物的苦难视而不见。这不矛盾吗?这不虚伪吗?动物园里的老虎,它们眼神里的那种落寞和无奈,你真的没见过吗?那些在马戏团里被训练得“身怀绝技”的动物,它们是真的开心吗?我不知道,但我每次看到,都觉得它们眼里有泪,有无尽的委屈。它们被囚禁的,不光是身体,更是它们与生俱来的野性,是它们对自由的渴望。
我们习惯了用人类的视角去解读动物,给它们贴标签:忠诚的狗,狡猾的狐狸,勤劳的牛。我们把它们塑造成我们想要的样子,或者,是我们自己内心某个侧面的投射。我们忘了,它们就是它们,它们有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维方式,自己的生命轨迹。
动物动物,那一声声来自深渊的低语
所以你看,“动物动物”这俩字,它不是简单的重复。它像是一个深远的,低沉的呼唤,穿透层层文明的包裹,直抵我们内心最柔软,也最野性的角落。
它提醒我们,我们也是动物啊。我们有七情六欲,我们有饥饿,有恐惧,有繁殖的本能。我们也会为了生存而挣扎,也会为了爱而奉献,也会为了失去而悲伤。我们这身西装革履之下,这颗看似理智的心脏里,跳动的依然是一颗原始的,充满生命力的动物之心。
我常常觉得,当我们过度地把自己从“动物”这个范畴里剥离出来时,我们也就开始变得迷失。我们忘了如何像胖橘那样,享受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们忘了如何像羚羊那样,为了生命而毫无保留地奔跑;我们忘了如何像大象那样,去感受同伴离去的悲伤。
我们失去了与大地的连接,失去了与本能的对话,也失去了很多最简单的快乐和智慧。
所以,下次你再看到一只鸟在树上唱歌,或者一只蚂蚁在地上搬家,别只是匆匆一瞥。停下来,好好看看它们。看看它们如何在自己的世界里,认真而又热烈地活着。也许,你会在它们身上,找到一些我们这些“高级动物”常常会忽略,却又无比重要的东西。
动物动物,它说的不是别的,说的就是我们自己。承认这一点,接受这一点,然后,去思考我们应该如何与这个星球上所有的生命共存。这,才是我们真正走向“高级”的第一步,不是吗?
朋友,下次你再听到这两个字,希望你也能像我一样,从中听出那么一点儿野性,一点儿敬畏,和那么一点儿,对我们自己这帮“高级动物”的,深深的自省。
							
评论